有“影帝影后制造机”之称的导演曹保平,为中国的青春期孩子拍了一部好电影。这是看完《狗十三》后,我的心里最先涌出的想法。在13岁少女李玩的身上,我们都或多或少看见了曾经的自己。那个歇斯底里和家长对抗,最后还是收起锋芒选择妥协的孩子,是李玩,也是你。
孩子是需要被倾听的,但父母都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。
成长的路上,我们丢掉了叛逆、个性、兴趣,最终变成了大人眼中懂事、乖巧、听话的孩子。我们没有抗争过吗?不,我们也曾哭过闹过,最终换来的却是棍棒交加。正如电影里的李玩一样,她试图跟家里每一个人解释后来的那条狗不是爱因斯坦,得到的回答却是“它就是爱因斯坦”。她疯了一样寻找爱因斯坦,最后在遍寻无果的绝望下选择借酒浇愁。当她向父亲扬起手里的酒瓶的时候,换来的是一声又一声响亮的巴掌。没人注意到她的手被父亲挥打在门上的时候,酒瓶的玻璃碎片将她扎得满手鲜血,她也只能躲在浴室舔舐伤口,一个人哭到精疲力竭。
然后,她跟家里的每个人一样,称呼新的狗为爱因斯坦。对待不听话的孩子,中国父母最惯常的方式,就是打骂。孩子被打痛了,自然就没有力气再张牙舞爪了。正如电影里弟弟被爱因斯坦咬伤,父亲用拖把一下下砸爱因斯坦头的时候,爱因斯坦最后不再乱吼乱叫,而是颓然倒在马桶边上一样。李玩推开父亲,伸出那双细瘦的手抚摸爱因斯坦的头,是因为她知道爱因斯坦和自己一样,是不被理解和倾听的。她明白,爱因斯坦之所以会咬伤弟弟,是因为弟弟用晾衣杆打爱因斯坦。父母的世界里,对错没有理由;孩子的世界里,有因才会有果。世界观上的迥然对立,让很多中国孩子,面对父母时选择了用沉默解决问题。
http://www.dykbo.com/seacher.php?wd=%E7%8B%97%E5%8D%81%E4%B8%89
刚看了确实不错,最心疼的是狗丢了被打的服气了,最后找到了也不敢带回来,没看过的链接奉上,高清免费
刚下载了这个片子,一会儿也看看
嗯 还是很不错的 我待会顺带把资源放出来好了
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
作为成长的留守儿童,应该是比这样的家庭更幸福点。也成为了新的家长,如何教育出身心更健康的宝宝是我一直在学习的事情
是的,电影票房不好只是人们不愿意面对自己过去罢了